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 综合文献报道,约10%的生育年龄妇女患有内异症,即全球约有1.76亿妇女为内异症患者;不孕症患者中内异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5%~50%vs 10%~15%),内异症患者不孕症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30%~50%vs 7%~18%),自然妊娠率低(2%~10%vs 15%~25%)。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症的原因 从排卵、受精到受精卵着床、发育,子宫内膜异位症都会有影响,从而引起不孕症。 01、盆腔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盆腔微环境改变 重度EMT可以导致盆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与卵巢、输卵管等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导致输卵管梗阻、引起扭曲、蠕动功能异常,伞端捡卵功能异常、运输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腔液总量较正常人增多,腹腔液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且活力增强,不仅可吞噬更多的精子,还可释放IL-1、IL-6、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影响卵子的质量,在生殖道内影响精子的功能,进而不利于受精过程及胚胎着床的发生。 02、神经内分泌的改变 EMT患者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卵泡发育不良,无LH(促黄体素)峰值形成,或其对LH反应不敏感,卵泡细胞无法排出,导致卵泡细胞出现黄素化。 03、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卵巢及卵子影响 EMT可直接破坏卵巢组织,在局部形成瘢痕和包膜,致排卵障碍、影响卵巢本身的新陈代谢及局部环境,异位组织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抑制排卵。卵泡液是发育的微环境,微环境的改变影响发育速度及质量。 04、月经失调 部分EMT患者可因黄体功能不健全或无排卵出现月经期前后阴道少量出血、经期延长或周期紊乱。有的病人因合并子宫腺肌病,表现经量增多,痛经严重,不孕症发病率进一步升高。 05、自然流产率增加 EMT患者妊娠,约30%发生自然流产,而正常妊娠者自然流产率只有15%。流产的发生与升高的前列腺素刺激子宫收缩及干扰受精卵着床有关。 内异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治疗的原则:减灭和消除病灶,减轻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减少和避免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药物、辅助生殖技术。 01、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后规范用药、联合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02、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包括 ②孕激素 ③避孕药 03、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结局。 (1)促排卵治疗:对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及时促排卵治疗能改善卵泡质量及黄体功能并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2)宫腔内受精(IUI):IUI作为不孕症治疗方法之一,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治疗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3)试管婴儿胚胎移植(IVF-ET):中度、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期待妊娠率较低,建议先手术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高龄不孕症患者及输卵管不通者,IVF-ET。 |
医院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