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产前检查应该在什么时候?许多孕妈妈在知道自己怀孕后都会感到有些紧张或困惑。她们不知道孕早期需要做检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第一次检查、检查什么以及如何避免孕早期的不良因素。对宝宝的影响等待。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了解一下。
一般来说,系统的产前检查应从怀孕12周至13周开始。但各地医院的规定可能略有不同。您最好提前询问拟进行产科检查的医院的具体规定。孕妈妈应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断、早建立孕产妇保健书或卡。
如果因月经未如期到来而怀疑自己怀孕,或出现其他早孕症状,应到医疗机构进行相应检查确诊,确定怀孕周数,并接受医疗保健及时指导,发现怀孕早期可能出现的疾病,如各种流产、宫外孕、葡萄胎或不适合怀孕的严重疾病。
第一次检查是什么?
根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组2011年4月制定的《孕前及孕期保健指南》(第一版)规定,首次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健康教育与指导:(1)增强对流产的认识,出现阴道流血及时去医院就诊。建议怀孕后避免性生活,因性生活导致流产的情况并不少见。 (2)继续补充叶酸直至妊娠第三个月,有条件者可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 (3)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辐射、高温、铅、汞、苯、砷、农药等),避免与宠物密切接触。 (4)保持心理健康,缓解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和产后心理问题。
2、日常保健:
(一)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仔细记录末次月经,确定孕周,计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产史,尤其是不良妊娠史如流产、早产、死产、死产史、生殖道手术史、是否有胎儿畸形或儿童智力低下、孕前准备情况、本人家族史及遗传病史和配偶。关注是否有妊娠并发症,如慢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等,及时咨询相关科室。对于不适合继续妊娠者,应及时告知并终止妊娠。这次怀孕是否有阴道流血,是否有可能的致畸因素。
(4)体检。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还需要常规妇科检查(怀孕前3个月不进行)和胎心率测量(使用多普勒听诊)。
3、必填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空腹血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HIV筛查。另外,如果是怀孕前6个月内检查过的项目,则无需重复检查。
一般情况下,您会在怀孕12至13周时去医院进行第一次系统的产前检查。但如果您有流产史、胚胎停育史或胎儿异常史,或有阴道流血、腹痛、严重恶心或呕吐等症状、服用药物或怀疑自己接触过可能损害胎儿的不良因素,胎儿、或因高龄或家族遗传病史而需要保健咨询的,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接受医生的产前保健指导。了解医生可能会在怀孕的不同阶段为您推荐哪些检查。
第一次检查是什么时候?
当女性发现自己的月经长时间没有出现时,就有怀孕的可能了!在家验孕大多是用验孕棒进行的。那么,第一次妊娠试验是什么时候?怀孕后的检查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准妈妈们一定要提前了解以下内容!
通常第一次检查应在怀孕后12 周进行。检查的主要对象是生殖器官、与其相关的免疫系统以及遗传病史。尤其是在婚检取消的今天,孕前检查可以帮助您怀上健康的宝宝。严格来说,第一次产前检查应该在确认怀孕后进行。一般确定怀孕后,第一次检查是在怀孕第11周或第12周时进行。
首次检查项目
1.询问病史
(1)年龄:年龄太小(20岁以下),容易难产; 35岁以上的初产妇容易出现妊娠并发症。
(2)职业: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接触有毒物质,医生会给你做一些特殊的检查。
(3)月经史及后续妊娠史:了解月经史有助于推算预产期;如果您有怀孕和分娩史,您应该告诉医生详细情况。
(4)既往病史、手术史和家族史:这些病史对你怀孕有重要影响,医生会仔细询问。
2. 体检
(1)体检:医生会检查您的发育、营养和精神状态,并记录您的体重和血压数据以供将来参考。
(2)产科检查:检查盆腔和生殖器官,评估妊娠和分娩的进展情况。另外,医生常常将检查结果,包括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等绘制成妊娠图,并将后续检查的结果记录在图上,做成图表。观察其状况,及早发现您和胎儿的异常情况。
3、辅助检查
(1)常规检查血、尿,并记录血型。
(2)超声检查是观察胎儿状况较为可靠的方法。
(3)对既往妊娠及疾病史进行特殊检查,如羊水细胞检查、血甲胎蛋白测定等。
医院医生
更多